会议信息
会议议程
特邀专家
会议精彩瞬间
中心主任、课题组组长、《报告》主编肖子华介绍研究情况
中心副主任徐水源主持会议
社会科学文献副总编辑蔡继辉介绍蓝皮书出版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副司长魏云鹏发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协调处处长牟达泉发言
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部长蔡永飞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发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封志明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发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本波发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皓发言
媒体报道
> 2017年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排名
城市排名
2017年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各维度融合排名
> 政治融合得分(15%)
城市排名
> 经济融合得分(15%)
城市排名
> 公共服务融合得分(15%)
城市排名
> 心理文化融合得分(15%)
城市排名
>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城市类别
我们根据被评估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综合分数对50个城市进行排列,可以把城市分成三类:一类城市(得分≥55) 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较好的城市、二类城市(50≤得分<55)为一般城市、三类城市(得分<50)为比较差的城市。
>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四个维度雷达图
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四个维度的比较来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呈现出公共服务融合>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心理文化融合的特点。从评估结果可以发现,政治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成效显著,经济融合和心理文化融合的偏低成为了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主要障碍
> 政治融合维度下各分项指标情况
> 经济融合维度下各分项指标
就业权利
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吸纳流动人口就业的能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在流动人口就业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城市的规模、成熟度等因素影响地区就业权利得分。
收入支出
收入支出反映了流动人口在生活水平上与本地户籍居民的差异,从区域分布上可看出中西部城市的收入、消费水平较均衡,成为流动人口融入的优势点。
住房状况
从区域分布上可以看出得分普遍较低,是大城市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一大阻碍。
> 公共服务融合维度下各分项指标
卫生计生
从区域分布上看卫生计生相对差距较小,中部地区略高于其他地区。
社会保险
东部地区由于流动人口规模大、自身诉求高,加之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其社会保险相对较高。
教育
从区域分布上看,不同地区在教育方面差异率大,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相差甚远。
> 分区域的心理文化融合得分